洛神葵相傳原產於印度,一五九六年引入英國,百餘年後再移至牙買加,十八世紀初即利用作調味品,在一八七0年傳入北美佛州,目前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栽培普遍。台灣則於一九一0年由日人藤根吉春氏從新加坡引進,其後在一九一一至一九一四年間再陸續由夏威夷、菲律賓引入栽培。因台東縣鹿野、延平、卑南、太麻里、金峰等鄉鎮氣候與洛神葵原生長地的印度較類似,又加上其耐旱粗放易栽種的特性,當地農民多在山坡地或幼齡果樹園內間種植,所以洛神葵遂成為台東地區的特產。
台灣東部生產的洛神葵,是屬於錦葵科之一年生木質狀草本植物,英文名為ROSELLE,中文名有洛花、洛濟葵、紅角葵、萼葵、萼葵果、山茄、紅葵,俗稱洛神花。洛神葵於每年三、四月間播種,十到十一月間開花,三周後即可收成,因外形鮮紅,好似漂亮的紅寶石閃閃發光,惹人憐愛,也有人稱為「紅寶石」。
洛神葵是具有多種用途的作物,於冬季採收,經去子實後萼片含多量果膠質,可供製果醬、果汁、果凍、茶包、蜜餞及釀造果酒、調味酒或清涼飲料,其色、香、味俱佳;未熟果可作醋的原料或用作蔬菜;嫩葉可生食或煮熟佐餐風味極佳是保健蔬菜;莖具纖維可為紡織造紙之用,果枝亦可作為高級花材;同時因葉柄、萼果呈紫紅色配合綠葉與淡黃的花瓣,相互輝映鮮艷動人,是優美之田園景觀植物。
中醫認為洛神葵可當藥用,種子有強壯、利尿、緩瀉之功效;肥厚萼片有清熱、解渴、止咳、降血壓等效用,更是製造花茶的最佳食品,洛神花茶性味較涼、寒,其色及味類似酸梅茶,酸中帶甜,對虛火上升、高血壓、全身倦怠者飲後可消暑、降火、提神解勞;未成熟果花煮湯汁當飲料喝,一日飲用數次可驅除寄生蟲及利尿。再因其含有果酸、果膠,可去油膩,如果不加任何糖類,它具有不錯的去脂功效,又其內含大量維生素C則有抗氧化、美白肌膚的效用,故其減肥及養顏美容的效果是有口皆碑的。
< 前一頁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