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2555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5512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35757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45544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20286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136587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1300672

 

人之善惡?人之是非?可以從細微處可見,人,什麼叫做慈悲?也可從細微處知曉。以世間事紛紛擾擾不息當中,可以看出人的悲哀在何處? 玉皇四殿下所言:「人受處罰,人受責備,並不是天地之間 眾聖尊所處罰,而是人之執著、人之無知、人之無明,致使紛擾不安、惶恐、恐懼。」在這種種過程中以暴力、仇恨、埋怨,來對付人們所謂的「仇人」,在這過程中猶如監獄一般,不能自清、不能自明、不能自白,以致一步步陷入自罰囚禁當中。過程中不能接受勸戒、不能自省,這樣的情境猶如身在黑暗中的阿鼻地獄一般,何苦如此呢?眾生悲啊!眾生哀呀!這種種情景,如個人能自省懺悔,那就無罪了。猶如玉欽所言:原諒一個人不是要對方覺不覺醒,而是讓自己更加快樂,自己更加清明。原不原諒不是重點,是放下生氣,當放下仇恨後心情就會海闊天空,心靈就能遨遊四海,何不樂哉。原諒不是讓他人快樂而已,而是讓自己更自在。玉欽已經做到了,那你們呢?難道眾生還要承擔這個無明的過程嗎?犯過錯的人要自省,自己能面對、勇敢認錯,那這就是善了。如果眾生還執迷不悟,那這種錯、這種過,不是在人間所算而已,在未來的世界當中還是要去面對與承受,那這種面對不是眾生可以承受的起。切記!

天父、地母之間的「秤」,從來沒有失誤過,不管是誰都會迷惑、都會迷茫,但是 眾聖尊的心懷慈悲與仁慈,是能原諒眾生的過與錯,那眾生就應該要去認錯、懺悔,也應該讓自己更加覺醒,以達自覺的境界,懺悔求赦, 眾聖尊定會鑑納。 眾聖尊只是覺得眾生仍沈迷在自我之識,自我之礙而不能自省。那 眾聖尊的諄諄教育眾生,又有何用呢?渺渺世間之中,扭曲事實而言出他人之閒言閒語,那是不是只會更加重自己的罪惡啊?眾生愚痴,如此之過,何為鸞生?那如何在這個團體當中與他人共為、共修呢?

生活道也好、或是生活禪也好,都是一門學習的功課,暫且不論成仙、成佛、成聖、成靈是如何?人失去了認同天理,當犯錯時,只是一味的怪罪他人,這一切行為比妖魔鬼怪更加恐怖,要記住!不要去追溯人是如何的犯錯?要追溯如何讓自己自清、自明,時時刻刻心存懺悔之心,時時刻刻去想如何有益眾生之事,那善神、喜神自會環繞在身旁庇祐,不然凶厄災煞臨身那是免不了。眾生切記,不要一再沈迷不悟,不然就算 眾聖尊一再降示,若眾生不為所動,訓示對你們來講有何所用呢?切記!

scroll back to top

 

何謂添福、添德、添財、添祿,人生自母體哇哇落地來到凡塵,每個人都俱有本性來到凡塵當中過一生,在凡塵之中以自我之性與他人相處,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,免不了有喜怒哀樂,生離死別,辛香苦辣等種種人生情緒、個性來經歷人生過程。

人因為他人建言、因 聖尊之緣分,因為種種因緣來改變自我之性,提升自我之素養,將與生俱來的惡習、惡言、惡相來一併修改,修改過程當中能自我懺悔、能自我體會。在每每事情當中能分明是非善惡,以他人之言做為自我改善之參考,以提振到自我性情之昇華,在這過程裡無形中天地神聖、仙佛必能予以護持與庇佑,在這種無形的庇佑當中就是所謂的『添福』、『添德』、『添財』、『添祿』。在每每有凶神惡煞朝臨之時,都因為自我之言行能為改善,過程之中能為逢凶化吉、也能為化除苛剋,能為見地適地。反之呢?如果人一直固執自我之識、自我之為、自我之行,仍不曉得懺悔、不曉得悔過,在日夜積惡當中,無形將之惡厄生死當中添了無限的罪惡,也使得個人沉落在無限的苦惱中,也在無形中將自己一直不能和樂於群,和樂於家、和樂於心、和樂於己,慢慢產生孤獨,必於臨終之時,仍然走到不知何處、何能之地。如果此種情形,能為以所懺悔,能以所改,供訴己過,勇敢面對歸善,那並沒有所謂罪惡深重,反倒是苦海變成樂土。無形中若眾生還無法所改,那就一直所來無法所變,如此所行、所為、所思、所修,便以自我之為束縛其身,深陷其勞苦之獄。

天地之間不愁眾生犯過、犯錯,只憂眾生不知過、不知錯,致使不能改過,能改之過,善莫大焉。如果不能改,就沉落茫茫苦海不能自清,不能自度,如此之過、如此之罪,猶如蝸牛揹殼,不能自脫。眾生有福、有祿、有緣聽訓於 眾聖尊。每每公壇當中,必思自我之失,以改自我之過,見他人之過,猶如自己之失,見他人之錯,猶如自我之為,每下留證之事,必當思過之罪,猶如自綑之索,是越綁越緊。如果眾生還在迷茫之中,不能勇敢面對去認錯而靜思改過,這種痛苦、這種苦思是無人可替。悠悠天地之間必有缺陷,缺陷當中誰也不能逃過,不可短見,短暫的快樂能使自己悠久之痛苦。地府地獄不關犯錯之人,只關犯錯不改過之人,天堂永壽常見,哪怕一思一想總為善。眾生切記,年紀一日一日老邁,已經不再有年輕的體力,如果與天地抗衡,只是自忖短路,猶如飛蛾撲火,此景此象,如果眾生靜思,是不是很愚痴嗎?人之罪不過是自綑其身,人之過是自己之執,如果因為自己固執而使自己痛苦,那非只是單單飛蛾撲火而已,眾生切記「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」無量~

scroll back to top

 

一個人能不能夠被利用,均在自己心之所致。如果一個人能將畢生之體,善用於利益眾生之上,那這個人可堪利用。何謂「可堪利用」代表這個人在社會世界宇宙中,還有所用,還能有利於眾生。倘若有人將其心、其身自我封閉,那此人何用?既無所用之。

如果鸞生、弟子、奉獻生來到宮中奉獻,則稱被人所利用,那 本宮試問:眾生是可用之者?還是廢者?既是可用之者。但是有人會心想或許到不能用之時,就被這團體所避、所擋、所閃。其實整個團體沒有誰躲誰、誰閃誰,只有自己不爭氣,畫地自限,不願意融入團體,日復一日、月復一月,終究黯然無光,跟不上團體腳步,只有漸行漸遠。即使在家庭中也是如此,父母子女之間也會如此。如果一個人產生了厭倦感,不願與人同行,孤獨其身,不被利用是應該的,因為沒有人會去用你。在一個團體中不能產生一個點的效用,那又何須如此痛苦待著呢?

如果自己不能尊重這個團體,感恩這個點、惜福這個面,別人隨便趁虛而入的一句話:「總有一日被利用完了,就會被踢出去」,那是整個面(團體)把你所界,還是自己立了界限?仰是個人本身因素問題?不能合於群必孤獨其身,這是不變的定律。如果眾生能合於群,還有分你我嗎?這就是一份認同,不管身兼何職,擔其何任,只是一種自我認同,如果沒了這份認同,就算了住持又如何?

曾如玉欽所言:「他要自在、放下、不強求。」事實上也不需要強求。眾生都得了太容易,在這個太容易得當中,並不懂得去珍惜。既是如此何需再求,重要的是信念和中心思想,重要的不是神威廣大,不是深不可測,重要的是一份自我的自信,如果你們沒有這個自信,那你們不是自打嘴巴,當初為何要選擇這條道路而行呢?既然選擇了一、二十年了,那你還打退堂鼓,認為這個團體不好,那你們是不是太愚蠢了、太迷信了,惹了一身腥。試問何其苦、又何其痛,這豈不是自己造罪嗎?這痛苦深淵只有自己承受而以。

眾生的一舉一動代表了你們的涵養素質,如果提升不出來,永遠還是界於線外,如果一顰一笑之間你都太自識,那你何需行道,彼此之間的尊重、彼此之間的感恩還存在嗎?還能再心存一份惜福、喜悅的心繼續一直走嗎?

玉欽曾向 本宮祈求:希望能帶你們一起行於另一常樂世界, 本宮沒有允諾,為什麼呢?因為那是他的心,那你們的心呢?每個人都願意要同在,但每個人有彼此互相尊重嗎?願意為以後奮鬥、奉獻,願意去犧牲嗎?

告知眾生:在這世紀當中,沒有承受二字。你們要自作自受,自己惹的禍要自己去面對。一生當中,當你們眼還睜開的時候,你們都看到自己承受是什麼,應該去面對又是什麼,只是快與遲而已。若是眾生還是麻木不仁,祇是枉費眾 聖尊的訓勉,也辜負了玉欽為你們所樹立的模範。

scroll back to top

「天眼時開,地心分明。」乃是告知眾生天地善惡攸分。是非分別不是由個人私欲己為所斷,乃由於天地之間之「王道」所定。若是眾生以自我之心忖度他人之為,不能自得,必定傷己之心。

    世間紛紛擾擾,不由是從己心所起,人有一己之私,侵犯他人之為,便是非善之類,在於善惡之間必有賞罰,在賞與罰判斷眾生之善惡。人不怕行惡,只怕不知懺悔,如有不能懺悔,抱持己見,斷然此生,必為孤單所刑,必為孤獨之人。孤獨之行為必於個人己心,不管身有多少財富,身有多少貧窮,如果眾生身居孤獨之列,就算身有擁有財富,身居久窮,都不能自救。眾生必須了解天地之間有一隻「秤」,這隻秤在天地之間,自盤古開天迄今,從未失算。天地之間並非沒有賞罰,只是時機未到而已。眾生切記,不可再如此,尤其是身居為鸞生弟子者,更不可如此,其罪非眾生所能承受,不可見了棺材才流淚,那就遲了。眾生切記,聖言佈知,若能行之,必有善果,不能為之逆旨者,毀滅己身及子孫。慎之!慎之!

 

scroll back to top

又是一個新年的開始,眾生應以笑容迎接,哈哈哈大笑三聲,第一聲哈岀身體穢氣,第二聲哈出心中的怨氣,第三聲哈出心中的不平,哈完了吸氣,就是吸入最圓滿的氣。

本宮今朝不論吉凶,眾生也不需要去了解,壬辰年是吉還是凶,「吉」眾生歡喜,平常心過;「凶」懺悔感恩的過。為何本宮要如此言之?辛卯年 本宮言過有大災難,這災難眾生還能銘記在心嗎?能感悟在心頭嗎?〝難〞為何?因為那是他國發生的事,不在我國,事不關己不重要了,這就是人的常態心理,是不是?但就是因為常態,所以就好像你們大師兄玉欽去年底講的「認錯的人很多而且很容易,而能改過的人就不簡單」,因為要改變錯誤的事是件相當困難的事,為何?本性難移是最好的藉口,是不是?對不對?就算是吧!遇到災難的時候誰在承受?是〝眾生自己〞,你的至親、你的摯愛能幫你扛嗎?〝不能〞,所以改變就是改運,聽懂嗎?如果不改變,世界會祥和嗎?世界是眾生的一個大家庭,是不是?這個家破了,還有地方可去嗎?

想想當去年眾生每個人在家中吃團圓飯,你們有心存感激嗎?眾生在去年底家中吃團圓飯有的就吃的很浪費,食物都糟蹋掉了,可惜啊!福氣福報都浪費掉了, 本宮再三告訴眾生,不要糟蹋浪費食物。

不要去問今年吉凶,為何? 本宮只要告訴眾生三件法寶,必可扭轉乾坤,也可化險為夷,也必可一切平安、圓滿,哪三件寶呢?就是『尊重』、『感恩』、『惜福』,希望眾生要牢牢捆在心頭,為何要捆在心頭,若吉凶能定,那就不叫吉凶了,懂嗎?若能定了,那跟眾生說如何啊?是不是就好像世間之者罹患了絕症,醫生跟他搖頭說:「不知予何」?那這嚴不嚴重?那如果還有0.5%的機會,眾生說那個比較嚴重?〝沒機率〞,那你說 本宮不能論吉凶,眾生說嚴不嚴重,聽懂此意嗎?    

本宮告之改變從現在開始,眾生來到宮中, 本宮賜個『福』,希望眾生拿了這個『福』,而去造福、去惜福、去圓福;眾生一定會問 本宮怎麼造福?行善、行孝就是在造福。 本宮問:你們大師兄辛辛苦苦創造了這個道場,已經邁入二十二個年頭,眾生學習到了嗎?眾生感受到了嗎?或許有人認為信仰宗教為何要這麼忙碌?或許眾生會想,信神禮佛簡單就好,為什麼搞得人仰馬翻,是不是?那 本宮再問:如果沒有這個人的犧牲,有今日嗎?或許眾生應該去想一想,就像一個國家,要有一個國是不是要有個人拋頭顱灑熱血,那眾生會想有一個家就好了,為何要有一個國,那沒有一個國哪有家?對不對!同樣的,這個凡間沒有人願意去造福,去為他人延壽祈福,為他人設想的話, 本宮問那這個社會是不是一個很獸性的社會呢?就退化到形同原始時代了,對不對?眾生是超越的人,還是退化的人?眾生退化了,退化什麼呢?眾生已經不會感受別人的感受,只會感受自己,感受自己什麼?感覺而已!起心動念都以〝我為本,以我為尊〞,那這是人最悲哀的,也是人最可怕最可悲的地方,起心動念都沒有想到別人,自以我感覺會如何?所以,當世事在一眨眼間不能如你們所願時,你們就會睡不著吃不下, 本宮問,這個苦這個累不累、痛不痛?就好像談戀愛一樣吧!是不是愛不到、得不到,那般的痛苦,那愛就要真心相愛,世界陰陽調和,才有愛!是不是?一個愛人一個不被愛,這樣能湊合嗎?所以,要懂得去愛,這個愛不是「小我的愛」,而是去愛眾生,問怎麼愛?先愛自己,去感受別人,你會痛那別人痛不痛?這樣眾生知道嗎?  

再者去年底,眾生還記得當你們大師兄在等待開啟宮門而以跪爬的方式的情形嗎?或許,今年有的眾生才與宮中結緣的眾生,還不能感受去年底你們大師兄用跪爬懺悔祈求的方式,逐樓去為眾生祈求承擔赦罪。 本宮問眾生會不會去為別人向眾 聖尊祈求赦罪,向神明去求如果有罪,我來扛就好,會不會?那你們大師兄說有罪他要扛,而他身上有聖業要去做,做不了,眾生願意去幫他做嗎?(眾人齊答:願意)太小聲,十分之一而已,有口無實,做不到?是不是在欺騙自己啊! 

真的喜歡、真的要做那就去做,而不是只有在口頭上,要做沒藉口,不做萬般都是刁難,誰刁難誰?誰在刁難?是不是〝自己〞,如果有人要去做,會有藉口嗎?如果不想做,就算坐在家裡的沙發上都嫌累啊!人就是一個惰性的動物,是不是? 本宮一席話,要告訴眾生什麼?有人願意如此犧牲,他的一生只為眾生奉獻,那你們就不能支持他嗎?可以的話,那就要真心, 本宮告知眾生,三百六十五天你們撥個十天二十天應該沒有問題吧!但是有的眾生一天都沒有做到,有的眾生也曾經允諾 本宮說要去行善、行孝,結果送了一趟餐、掃了一次地、煮了一次飯就不見人蹤了,那就是在欺騙自己,這不是欺騙 本宮。因為,人自己都沒辦法掌握住自己,那這種人有沒有辦法提升素質呢?當然〝不能〞,那就退化了,那沒辦法提升而就會退化。 

本宮問,能不能改運?〝能〞,這樣知道嗎? 本宮告訴眾生,有人怨 本宮不賜平安,有人感謝還好有 本宮庇佑。而人生未來會如何?告知眾生一切都在起心動念一瞬間,聽懂嗎? 本宮問:你們身為父母的人,會不會為自己子女去扛責任?一定〝會〞,那相反的,玉欽他不是你們的父母,但他卻願意去扛責任,扛眾生的責任,那你們感受會怎樣? 

本宮再言:為何有人求得到 本宮的平安,有人求不到本宮的平安,很簡單,一份真心, 本宮也告知眾生,當眾生為世事來求 本宮,求完了,走出宮門後,等一下在別的宮壇就可以看到他在求其他 聖尊了, 本宮所言眾生聽懂嗎?甚至還沒有走出宮門,心就暗想:「 殿下不知道有沒有辦法保佑、如我所願」。因為,眾生在秤量著 本宮,那 本宮該不該也秤量著眾生的善德與福報啊?〝不該〞。還有呢!眾生手持著三柱香膜拜就要 本宮給他滿滿的祝福與庇祐,眾生想想那是眾生虧大還是 本宮虧大了?甚至於沒有三柱香,只有對著 本宮講:「 四殿下我要求什麼,祢要如我所願啊!」現代的人就是這樣輕率,聽懂嗎?所以這種人, 本宮問眾生,是否連一點尊重都沒有,不要問 本宮賜不賜,問眾生給不給?若說話不算數的人眾生疼不疼?這樣眾生知道嗎?

眾生聽著!人一旦沒有應對就沒有往來,一對一答就是一份感情,就是一份愛,如果不應不答,就沒有情也沒有愛,眾生懂嗎?當眾生來到宮中,就須行舉如儀,互道平安,這就是道教信仰的傳統。眾生來到宮中不會被煙薰到而難過,是因為沒有過度的香煙瀰漫,而在宮中所呼吸到的不都是新鮮的空氣啊?是不是很舒服,這樣的情景就是對的, 本宮不需要香火鼎盛, 本宮希望的是人聲沸騰,這就是人氣,所以眾生心頭的香,就是 本宮最高興接納的, 本宮不接納那些偽善的眾生,聽懂嗎?所以要增長福壽就要年年守歲,為父母守歲,為自己祈求平安,眾生知道嗎? 

註:〝 〞代表在場守歲眾生之應答。

scroll back to top
更多文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