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mod_vvisit_counter
mod_vvisit_counter今天737
mod_vvisit_counter昨天1684
mod_vvisit_counter這禮拜14042
mod_vvisit_counter上禮拜16943
mod_vvisit_counter這個月份12633
mod_vvisit_counter上個月份94498
mod_vvisit_counter總計22082476

台南府城為古蹟之城,境內廟宇眾多,其登記廟宇有一千六百二十二處,位居全國廟宇數量之冠,經台南市環保局統計所有廟宇一年所焚燒之紙錢量約二點二六萬噸,可推疊成四千八百棟一○一大樓,並產生三點四萬噸二氧化碳及二千八百零四公斤空氣污染物。根據研究數據顯示,平均每焚燒一公斤紙錢,將產生一點五公斤的二氧化碳,鑑於地球暖化情況日益嚴重,其中以二氧化碳為造成暖化的主要元兇。而目前台南市賴市長相當注重低碳環保,欲將台南市打造成一個低碳環保的示範城市,因此理念,再加上本廟倡導『不焚化金紙、不燃放鞭炮』的道教信仰有成,故本廟住持方丈於民國一○二年八月五日接受台南市環保局與新永安電視台共同企劃『低碳台南 節能寺廟』的專訪,在專訪過程當中,新永安電視台的主持人提及為何現今的寺廟有燒金紙的文化,而本廟又為何倡導不焚化金紙呢?

其實以燒金紙而言,目前在民間信仰當中大都存在燒金紙的習俗,然而在中國內陸的道觀當中,卻無此習俗,為何沒有燒金紙呢?這要從道教根源說起,道教係中國唯一的國教,始源於遠古時代 軒轅黃帝、歷經 張道陵天師,迄今已有四千七百一十年了,在東漢 張道陵天師以前,就已經有敬天祀祖的行為文化出現了,主要以祭拜天地、山川、日月、星辰等自然景物為祭祀對象,在當時的祭祀文化當中,尚未雕刻聖像為祭祀的對象,而是以立牌位或是土堆象徵性的祭拜,而在祭祀的文化當中,便產生了請神的科儀,而為了祈求圓滿也衍生出送神的科儀。

要談請神與送神科儀,就必須追溯至當時皇宮的祭祀文化談起,據《史記.天官書》記載,上古時期的皇帝身旁設有天文官一職(明代稱為欽天監),負責觀測天象、地理與負責皇宮內所有的祭祀科儀,在祭祀科儀當中,設有請神科儀,於其過程當中以自然的祭祀品為主,譬如:香、花、茶、燭,分別代表了無為、自然、清淨、順化,象徵著道教『道法自然』的精神,在祭祀祈求完畢,就必須有送神科儀,在當時的人們對於 聖尊係以敬畏與尊重的態度待之,為了不褻瀆神聖受凡塵汙穢有所沾染,故於請神與送神的過程中,以多張大片金箔鋪在地上,形成地毯狀,以表虔誠尊敬,在送神科儀的過程當中,將所祈禱的文疏與祭祀的物品一同焚化上達天聽(演變成後來的「望燎」科儀),恭送神明回天庭

爾後,傳至當時的民間,因當時民間錫箔取得不易,在經濟上亦不若皇宮來得富裕,故以打得很薄的錫箔再塗上金銅色染料貼在竹簡上替代大片金箔,來進行所謂的送神科儀,後來到了東漢蔡倫發明紙之後,便以紙替代竹簡,而漸漸形成現今所謂的金住持方丈介紹本廟建築特色紙。至於現今的民間信仰有所謂的銀紙,據《聊齋志異》所記載,相傳是在唐太宗時期,因有一傳說:在地府也有所謂的士農工商行為,因此衍生出過世的先人在地府需要金銀財寶,而產生了焚化金紙的文化。

在道教而言,祭祀天地、日月、星辰等自然尊神的信仰文化中,並無焚化金紙的慣性,然在民間信仰當中,才有所謂燒金紙的文化存在。以本廟而言,本廟既為道教廟宇,自然無所謂的焚化金紙的信仰文化,其實以 聖尊的角度來說,既為正神,何需信徒焚化金紙供其使用呢?一則:正神是不需要信徒來賄賂, 聖尊係以每個人的善德、孝德與福德來衡量眾生之福報多寡;二則:從環保的角度來說,因二氧化碳係造成地球暖化的元兇,為留給後代子孫一個能生活的清靜環境,所以本廟也呼應環保而倡導『不焚化金紙與不燃放鞭炮』之道教文化信仰,而為什麼不燃放鞭炮呢?除了環保之考量,尚考量燃放鞭炮對於居民所造成的噪音影響,以及所衍生出的垃圾問題。另外,本廟也設立資源回收站,貫徹『做好環保,子孫沒煩惱』的理念,真正達到低碳節能寺廟之目標。

本廟為貫徹道教『道法自然』的精神,不設置金爐,廢除『焚化金紙、燃放鞭炮』之習俗,廟中祭祀品嚴禁葷食,以香、花、茶、菓等自然祭祀品為主,並以三炷清香虔誠聊表敬意。在宗教上,以清靜無為的道教思想來引渡眾生,提倡『正信、正念、正道、正善』四正法,教育信眾信而不迷信的宗教信仰觀念,並倡導宗教融入生活當中的『生活道』,引領信眾遵循天地自然法則,並以『尊重』、『感恩』、『惜福』為三大精神號召的宗教觀。

scroll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