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去冬來,草木凋零,冬天已至,冬至一陽生,由冬至過後白日漸長,黑衣漸短,秋收冬藏,享受辛勤耕耘後的悠閒快活,到處有謝神祈福的平安戲演出,慶祝一年來的豐收,和祈求來年的平安順暢。
漢民族傳統歲時節氣的制度,主要是由古代先聖與官方的天文曆算學家,觀測天象和四季氣候與萬象的變化,配合百民的農、漁、牧等生計進行而形成的。在〈高書〉中便有關「天氣與四時變化」的記載。發展到戰國時期已有歲星(木星)紀年的說法:因其每十二年便越曆二十八宿,正好繞天一周,而五日為一候,三候為一氣,六氣為一時,四時為一歲,而一歲有二十四個節氣:「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」。漢朝以前一年有八節,這八節上白天子下至百姓間相當重要的祭祀日,「冬至祭天、夏至祭地、春分祈日、秋分祈月、立春迎春、立夏迎夏、立秋迎秋、立冬迎冬。」
冬至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,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,冬至的日期,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;陰曆日期則不一定,但不會超過陰曆的十一月。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上,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長。過了冬至後,日光照射北移,白天愈來愈長,黑衣愈來愈短。古人有一說:「冬至一陽生」,指的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,反之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。古時帝王均以此日舉行祭天于南郊,近代帝王則祭天于天壇同時也是玉清元始大天尊萬壽之日,禮應至三清宮祝壽。因此冬至又稱冬節、至節、履長節、長日、日至…等。
早在先秦時代以冬至為一歲之首,冬至在南方有些吃湯圓,在北方有些吃餛飩,傳統習俗上吃了冬至湯圓、餛飩,大家也都算增長了一歲。
冬至當天拜神明時,準備牲禮、四果,以及應節的湯圓和菜包;拜祖先則以米飯、菜碗、湯圓、菜包等。當天一天早五時多節將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的湯圓,俗稱「冬節圓」有紅、白兩色,且紅、白湯圓中必需搓如蛋黃大的湯圓各六個,稱為「圓仔母」煮熟後拜神祭祖。
從前,冬至祭拜後,需將冬節圓黏於門屝、窗戶、桌椅、床櫃等處,稱為「嚮耗」犒賞這些窗牖神及家具神等一年來的辛勞守護,等這些冬節圓乾燥後,取下煮給小孩吃,民間相信這樣可以庇佑孩子快些長大。
在台灣民間也有在冬至「補冬」的習俗。補冬的內容視家庭貧富而異。有的宰雞殺鴉燉八珍、十全。有的桂圓和糯米煮成米糕粥而食。俗稱此日食補品,對身體特別有益。
冬至的食俗中應節食品,依地方性而有差異,北方多吃水餃或餛飩,南方多吃湯圓,台灣地區還有一種「菜色」。南宋時,北方人以餛飩來祭祖,富有人家講究新奇。曾有一碗中做出十幾種口味的餛飩來祭祖,稱為百味餛飩。據〈燕京歲時記〉:「夫餛飩之形如雞卵,頗似天地渾沌之象,故於冬至日食之」。而台灣的菜色又稱〈菜粿〉其做法是將糯米浸水,用石磨磨成「圓仔切」〈台語〉,餡料色蘿蔔絲、花生粉、內絲、高麗菜…等,包成半月形,放進蒸籠蒸熟,是很受歡迎的冬至食品。